齐鲁工业大学 十二五 学科建设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13浏览次数:5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的十年,必将是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十年,也是山东轻工业学院全面创建高水平工业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创建高水平工业大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山东骨干大学,国家特色名校,学科建设是关键。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规划的精神,结合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具体要求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学科建设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科现状与发展优势

山东轻工业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立足山东,服务行业,主动适应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拥有一批基础厚、实力强的传统优势学科,同时也拥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山东轻工业学院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省级强化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各重点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人才团队,目前有教学、科研人员113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专业职务人员520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791人,学校有双聘院士3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研究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的研究队伍。近年来,学校科研团队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00余项;发表论文中被三大检索收录的共1000余篇;获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3项,国家级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总体上说,学校学科发展迅速,结构改善,特色鲜明,基本覆盖了山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具体呈现以下明显的发展优势:

1.学科布局的结构优势。山东轻工业学院积极支持发展传统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积极培育特色学科,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结构布局,具有学科多样化优势,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及学科进一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特色鲜明的行业优势。学校紧密结合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体现出较强的行业针对性。学校现有学科结构与山东省“十二五”规划中确定重点发展的轻工化工、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主导产业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基本具备了为山东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学科基础与学科实力。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和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广泛合作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3.潜力强劲的发展优势。学校已具备较好的学科发展基础,显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树立了良好的校风与学风,培养出一支以“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轻院精神要求自己的教职工队伍,还形成了一个方向明确、组织得力、团结向上、能凝聚人心的领导集体,加上新校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突破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空间瓶颈,这些构成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把加快教育发展视为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途径,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为学校实现学科发展与科技跨越提供了契机。

从区域经济建设来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化工、轻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山东省支柱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学校优势学科拓展了新空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学校的新兴学科提供了新舞台;“科教兴鲁”、“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从学校自身发展来看,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办学方略,山东轻工业学院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特色比较鲜明的学科体系,创建了结构比较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构建了符合山东现状的产学研体系,拥有学科布局的结构优势、特色鲜明的行业优势、潜力强劲的发展优势等三大优势,这些因素都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工业大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科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发展不均衡。传统的以工为主的学科优势明显,其他学科则相对落后。虽然工学学科有一定优势,但涵盖面仍然较窄,与国家和山东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电力、水利、矿业、冶金等重点行业我校鲜有涉及。

2.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分学院还没有把学科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眼光还只停留在教学层面,学科建设既没有长远的规划,也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的措施。

3.各学科的科研方向凝练不够。研究方向分散,通常一个专业有多个研究方向,或者一个人就有几个研究方向,而且经常调整,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突出优势,形成合力。

4.科研平台的建设还不到位。虽然各类平台的数量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没有国家级的高水平平台,科研平台的带动作用没有很好的显现,投入不足,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对学科和学术的支撑和带动不够。

5.整体科研队伍比较薄弱。相较于同类别的其他高校,我校的科研人员数量差别比较大,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硕士、博士的数量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更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缺乏,不能很好地承担起支撑、引领学科建设的重任,学校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整体科研经费不足。目前学校的科研经费不足,有代表性的重大横向纵向项目不多,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太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高层次的对内对外交流不足,对我校项目和经费的争取不利,没有经费支持,学科建设与发展就成为空谈。二者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互相带动,但我校目前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体提高,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学科建设总体原则,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整合学科资源要素,构建以工科为主体,多学科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把山东轻工业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工业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学科布局要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既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来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还要按照科学研究规律来选择学科方向,体现有限选择的原则。学科建设要以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与学科群形成为目标,对相近和相关的学科进行优化重组,促进一级学科内部结构的完善。学科布局还要考虑学科发展的外部要求,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适应性。学科建设要以整合学科力量、提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以优势学科牵头的跨学科研究平台。

2.扶优扶强,重点突破。学科建设要紧密结合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思路,积极优化学科结构,注重学科生态建设,提高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水平;要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遴选一批有发展潜质的学科,注重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实现优势学科更强,特色学科更优,潜力学科凸显特色;要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学科集中,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提高的目标。

3.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学科特色是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被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特征。错位发展就是要选择特色学科,在考虑学科的区域适应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判断一个学科是否具有特色,既要看其显示度还要关注其影响力;在选择错位发展的学科方向时,既要关注其他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又要考虑到本校学科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学术带头人的影响力以及学术梯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校企合作,共生共赢。从资源依赖的角度看,企业发展需要从学校获得智力和技术支持,而学校也需要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提供支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知识转移为目的的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申报研究课题,共同建立实验室、建立产学研联盟等多种方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生共赢。

5.以人为本,人才强校。校以人兴,业以人立。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才资源是创建一流大学的第一资源,人才因素也是学科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引进、选拔、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加强学术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为创建地方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人才保证。

三、总体目标与具体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发展定位,学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围绕制浆造纸、生物、食品、皮革和玻璃陶瓷等行业,逐步形成以制浆造纸、发酵工程、食品科学、皮革工程、机械电子、高分子物理化学等为主干的学科格局;针对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优化学科结构,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形成“面向社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要实现突破性发展,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加强建设的传统学科要实现错位式发展,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到十二五末,使若干学科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若干标志性的成果。

(二)具体任务

1.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省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实力,增强其在省内、国内同类学科中的竞争优势,缩小与国际同类学科水平的差距,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十二五”期间,筹建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和技术中心3个。

2.继续支持建设一批校级重点学科。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以上,5个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达到国家级建设标准。重点扶持其中的优势、特色学科,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在“十二五”期间,新增省级重点学科6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从校级重点学科中选出5个重点学科筹建省级重点学科。

3.科研项目取得显著突破。十二五期间,力争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300项,争取国家级科研奖励等标志性成果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达到100项,年科研到位经费不少于7000万元。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以上,争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4.着力优化结构、提升内涵,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和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个,新增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方向30个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

二级学院要谋划好本学院的学科规划与建设,努力拓展与国家和山东省战略经济发展关联密切的学科和专业,把学科方向凝练到与地方产业特色、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的领域;要扬长避短,独辟蹊径,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分析我们的优势和特色,选好突破口;促进学科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组建跨学科、多层次、高起点的学科群;大力发展制浆造纸、食品发酵、玻璃陶瓷、化工材料、生物医药、机械汽车、电子信息、能源动力等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的特色学科、交叉学科。

(二)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

学科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学科建设重在队伍建设。学校将继续加大引才力度,尤其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各学院要主动出击,作好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工作;以人为本,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着力建设一支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能带领本学科攀登高峰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学科团队。把培养与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鼓励有条件的重点学科积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学术带头人。

(三)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对学科建设予以大力支持

各二级学院要转变观念,加强引导,认识到高校教师必须搞好科研,不搞科研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具备资格的教师要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级各类项目,提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要深入基层,搞好产学研合作,各学院要与2-3个市、县(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每个学科专业要与2家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密切的技术合作;通过承担科研项目、提供社会服务、与社会广泛合作、接受捐赠等多种途径,积极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必要时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四)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

把重点学科建设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的贡献,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志和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通过明确科研目标,落实科研计划,强化科研支撑,使重点学科不断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方向,冲刺学科前沿,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发展水平。

(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建设

把重点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研究生、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着力加强重点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和不断发展优质学科资源,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学位点、导师队伍、课程、创新基地和本科教育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各项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与效益。

(六)加强学科基地和优质资源建设

把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类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位点、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各类基地为重要依托,努力提高重点学科建设的实体化程度,不断提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资源建设的优质化水平。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切实制定与落实重点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计划。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学术活动等方面加强重点学科与世界同类先进学科的交流与实质性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学者参与和指导重点学科建设,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科建设经验。

(八)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进一步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力量,积极发展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学科,大力扶持薄弱学科的发展,建设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九)创新学科建设运行机制

将学科建设的职责和目标落实到学院、研究所(室)、研究组及学科带头人,并将“人、财、物”的支配使用权直接与职责和目标挂钩。在重点学科中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组成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梯队的建设和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

(十)健全和完善学科评价体系

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定期的学科评价、学科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末期验收评估,以评促建。建立学科滚动建设机制,实行学科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健全学科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