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党课||昝瑛瑛:青春选择

发布者:金融学院发布时间:2020-08-10浏览次数:263

主讲人: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团委书记昝瑛瑛

1835年有一位17岁的青年写下了一篇文章,成为了万世经典,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我们感觉到的就不会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传递给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这位青年就是马克思。

这是他的青春选择。184年前的青年人,已经为我们的选择做出了标准。100年前的青年人已经为我们的选择做出了榜样。

在南京的雨花台,长眠着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叫曹顺标,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家庭背景很不错,但他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了革命。19327月被捕,10月牺牲,年仅十九岁。

他有一首很喜欢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他说:“多好的诗啊,现在我两者皆可抛了”。

在就义前他跟难友说,死亡并不可怕,在我被捕时我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但是我有两点遗憾,一件是我再也不能投身革命了,另一件是我只活了19,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啊,他牺牲的那天是1932101日,这是他的青春选择。

17年后的那一天新中国成立了80年前的祖国给了青年人乱世忐忑,给了青年人革命风雨,给了青年人枪林弹雨,但是青年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革命当中,成了救国的主力军,成了救亡图存的生力军,成为了我们爱国的先锋力量。

今天我们接过了先辈们的接力棒,今天的青年与80年前的青年血肉相连。今天我们的青年党员一直秉承着革命的精神,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有一名受学生喜欢交流的和作为老师好帮手的学生干部。一位整天乐呵呵的阳光大男孩是同学们口中的好班长,老师眼中的好助手,201611月他成功的成为了一名中共正式党员,2017年面对就业的压力,他的选择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了解这位阳光男孩的生活艰辛。他年幼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希望就是他能够早日的走向社会,能够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是他却选择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走进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他选择去了西藏,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

20178月薛瑞背着行囊跨越了3800多公里来到了西藏的朗县,成为了一层基层工作者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两年多他走访了群众824人,村落201户,16个乡镇,我一直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同时我也有一个疑虑,直到他工作年满一周年时他发表了一篇微博我找到了答案他说,理想前途很重要啊,有理想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理想工作毕业以后故乡只有冬天再无春夏秋。

这是他的青春选择,与此同时我想到了我的选择。选择做一名一线的辅导员,我秉承着用心用情用爱求真向善寻美的原则,帮助我的学生真学,真懂,真用,真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着我自己应有的力量,这就是我的青春选择。